【上脘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
【快速取穴】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神阙与胸剑结合点连线的中点处,再向上量1寸处,按压有酸胀感。
《针灸大成》巨阙下一寸,脐上五寸。上脘、中脘属胃,络脾。足阳明、手太阳、任脉之会。
《中国针灸学》在前正中线上,脐上五寸。
【穴位解剖】在腹白线上,深部为肝下缘及胃幽门穴部;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上脘穴Shàngwǎn(RN13),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脉经》名上管。别名胃脘。属任脉。任脉、足阳明、手太阳之会。别名:上管,胃管,胃脘,上纪。
【穴位含义】胸腹上部的地部经水在此聚集。
(1)“上脘穴”。“上”,上部也。“脘”,空腔也。该穴名意指胸腹上部的地部经水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胸腹上部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聚集本穴后再循任脉下行,经水由此进入任脉的巨空腔,故名。上管名意与上脘同。
(2)“胃管”。“胃”,胃腑也。“管”,管道也。胃管名意指穴内的地部经水可直接作用于胃腑气血的阴阳虚实。本穴物质为胸腹上部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性温热,与胃腑气血同性,能直接作用于胃腑,故名胃管。胃脘名意与胃管同,脘通管。
(3)“上纪”。“上”,上部也。“纪”,纲纪之意。上纪名意指本穴对胸腹体表的气血有抓总提纲的作用。本穴物质为胸腹上部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在本穴为先聚集后下行,本穴如有对胸腹体表气血抓总提纲的作用,故名“上纪”。
(4)足阳明手太阳任脉之会。本穴物质为地部经水,它不光来自于任脉上部经脉的冷降之水,还有手太阳足阳明二经的冷降水液,故为足阳明手太阳任脉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循任脉下行。
【功能作用】聚集及传导地部水液。
【注】上脘、中脘、下脘穴的气血运行变化基本相同,气血物质皆是汇聚胸腹上部的地部经水,且皆为循任脉下行,所不同的是,上脘、下脘穴汇聚的经水稍少,中脘穴汇聚的经水量大,上脘汇聚的经水温稍高,中脘穴则次之,下脘穴的经水温度最低。
《针灸大成》主腹中雷鸣相逐,食不化,腹㽱刺痛,霍乱吐利,腹痛,身热,汗不出,翻胃呕吐食不下,腹胀气满,心忪惊悸,时呕血,痰多吐涎,奔豚,伏梁,二虫卒心痛,风痫,热病,马黄黄疸,积聚坚大如盘,虚劳吐血,五毒疰,不能食。
【主治病症】胃脘疼痛、反胃、胃胀、打嗝、消化不良、腹胀、呕吐、黄疸、泄利、虚劳吐血、咳嗽痰多等。
【作用功效】和胃健脾、降逆利水。
【临床应用】现今常用于治疗反胃,呕吐,食不化,胃痛,纳呆,腹胀腹痛,咳嗽痰多,积聚,黄疸,虚痨吐血。胃炎,胃扩张,隔肌痉挛,肠炎。
1、上脘穴配丰隆穴治纳呆;配天枢穴、中脘穴治嗳气吞酸、腹胀、肠鸣、泄泻。
2、上脘穴配内关、足三里治胃痛、呕吐。(《针灸学》)
3、上脘穴配天枢,有和胃降逆,化湿去秽的作用,主治霍乱吐泻。(《针灸大成》)
4、上脘穴配气海,有益气摄血的作用,主治便血,呕血,脘腹胀痛。(《腧穴学》)
5、上脘穴配足三里,有调和胃气,升提脾气,去湿化浊的作用,主治胃痛,泄泻,黄疸,四肢无力。(《玉龙经》)
6、上脘穴配胃俞,属俞募配穴法,有调中和胃,宽中利气的作用,主治胃脘胀满,食欲不振,呕吐呃逆。
《大成》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
《聚英》素注,针一寸二分,灸七壮……胃虚而致太阴无所禀者,于足阳明募穴中导引之。
《图翼》孕妇不可灸。
《循经》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
《针灸大成》《素注》、《铜人》针八分,先补后泻。风痫热病,先泻后补,立愈。日灸二七壮,至百壮,未愈倍之。《明下》灸三壮。
【疗法原则】寒则补之留针或多灸,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按摩手法】将食指和中指并拢,按照顺时针方向按揉上脘穴3分钟,就可以达到刺激穴位的目的。在为自己准备早餐时,就可以随手按压此穴位。按压上脘穴,对人们因吃得太快,吃得太饱,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的反胃、胃胀、呕吐、打嗝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刺灸方法】直刺1-1.5寸。
【艾灸疗法】可灸,艾炷灸上脘穴5-7壮;或艾条灸上脘穴10-20分钟。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