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髃穴】肩髃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肩髃穴位于人体的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3秒中取穴】正坐,屈肘抬臂与肩同高,另一手中指按压肩尖下,肩前呈现凹陷处即是。
【取穴技巧】屈肘外展,肩峰外侧缘前后端呈现两个凹陷,前一较深凹陷处,即为本穴。
【穴位解剖】有旋肱后动、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腋神经。
【肩髃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阳蹻之会。别名:中肩井、扁骨、偏骨、尚骨、偏肩、髃骨。
【名解】“髃”,骨间凹陷的意思。因为此穴位于间端关节的凹陷处,故名“肩髃穴”。
【功能作用】疏经利节,祛风通络、理气化痰。
此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肩关节,并与阳跷脉相交会,故疏经活络、通利关节的作用甚强,为治疗上肢痛、麻、凉、瘫诸疾要穴;
此穴还具有祛风通络、清热止痒的作用,可治疗外感风邪或风与血分之热相搏于肌肤之间所致的风热瘾疹;
此穴的通经理气、化痰散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瘰疬、瘿气。
《针灸大成》主中风手足不遂,偏风,风痪,风痿,风病,半身不遂,热风肩中热,头不可回顾,肩臂疼痛臂无力,手不能向头,挛急,风热瘾疹,颜色枯焦,劳气泄精,伤寒热不已,四肢热,诸瘿气、肩周炎、中风、偏瘫、高血压、多汗症、手臂无力、肩臂疼痛,手臂挛急,肩痛,上肢不遂。
【作用】通利关节疏散风热、舒筋活络,祛风活血,消肿散结。
1、中风配伍穴位:水沟穴、百会穴、风池穴、十宣穴、肩髃穴
疾病概述:中风是以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斜、语言不利,或仅以口歪、半身不遂为临床主症的疾病。因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猝中。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常留有后遗症。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增高,发病年龄也趋向年轻化。
按摩顺序与技法:中风时可立即使劲按压水沟穴,直到患者恢复意识;接着可以做一些辅助按摩:推拿头顶的百会穴1分钟,再用拇指揉按风池穴1分钟,接着用食指和拇指依次拿捏患者的十宣穴,最后可以按摩肩髃穴1分钟即可。
2、肩周炎配伍穴位:合谷穴、经渠穴、肩髃穴、内关穴、后溪穴、中渚穴
3、高血压配伍穴位:人迎穴、大椎穴、太冲穴、肩髃穴
《针灸大成》《铜人》灸七壮,至二七壮,以瘥为度;若灸偏风,灸七七壮,不宜多,恐手臂细。若风病,筋骨无力,久不瘥,灸不畏细;刺即泄肩臂热气。《明堂》针八分,留三呼,泻五吸;灸不及针,以平手取其穴,灸七壮,增至二七壮。《素注》针一寸,灸五壮;又云:针六分,留六呼。
【按摩疗法】用大拇指按揉肩髃穴100~200下,每天坚持可防治肩臂疼痛。(平常多用手掌大鱼际处搓揉肩髃穴或者用中指指腹点揉肩髃穴。)
【艾灸疗法】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每天一次,可改善肩臂痹痛、上肢不遂等。
【拔罐疗法】用气罐留罐5~10分钟,隔天一次,可改善肩臂酸痛、风热瘾疹等。
【刮痧疗法】用角刮法从上向下刮拭肩髃穴3~5分钟,隔天一次,可缓解治疗风热瘾疹等。
【刺灸疗法】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