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杼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快速取穴彩色图解》正坐低头或俯卧位。先确定大椎穴的位置,由大椎往下推1个椎骨(即第1胸椎),从其棘突下缘旁开2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针灸大成》项后不错椎下,两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陷中,正坐取之,督脉别络,手足太阳、少阳之会。《难经》曰:骨会大杼。疏曰:骨病治此。袁氏曰:肩能负重,以骨会大杼也。
《针灸学》不错胸椎棘突下,陶道旁开一寸五分。
【穴位解剖】大杼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骶棘肌。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皮肤有第七颈神经和分布着不错、二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皮下筋膜致密,由脂肪及纤维束组成。纤维束连于斜方肌表面的背深筋膜与皮肤。副神经在斜方肌前缘中下1/3连接进该肌下面,与第三、四颈神经的分支形成神经丛,支配该肌。针经上列结构深进,可进不错肋间隙,或经横突间肌及其韧带,如盲目进针,经胸内筋膜,穿胸膜腔至肺,极易造成气胸。
【大杼穴】dàzhù(BL11),经穴名。出《灵枢。刺节真邪》。属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手太阳之会。八会穴之骨会。别名:背俞,本神,百旁,百劳。
【穴位含义】膀胱经水湿之气在此吸热快速上行。
(1)“大杼穴”。“大”,大也,多也。“杼”,古指织布的梭子。大杼名意指膀胱经水湿之气在此吸热快速上行。大杼穴物质为膀胱经背俞各穴吸热上行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虽散热冷缩为水湿成份较多的凉湿水气,但在本穴的变化为进一步的吸热胀散并化为上行的强劲风气,上行之气中水湿如同织布的梭子般向上穿梭,故名“大杼穴”。穴为背中大俞,因在背腧穴之中,它的部位高居于五脏六腑各穴之上,又位在杼骨(脊椎两侧有横突隆出,形如织梭,古称“杼骨”)之端,故名。
(2)“背俞”。“背”,穴内气血来自于背部也。“俞”,输也。背俞名意指本穴气血来自背部各个俞穴。理同大杼名解。
(3)“本神”。“本”,根本也。“神”,与鬼相对,言穴内气血为天部之气也。本神名意指本穴为头部气血的来源根本。大杼穴气血为湿冷的水气,运行为向头部传输,而头部为诸阳之会,热有余而寒不足,本穴上行头部的湿冷水气能使头部之热降温,维持头部在正常的温度范围,故名“本神穴”。
(4)“百旁”。“百”,数量词,多也。“旁”,侧也。百旁名意指背俞各穴上行至本穴的阳热之气不走督脉正中路线,而是走膀胱经的旁侧路线上行头部。理同大杼名解。
(5)“百劳”。“百”,数量词,多也。“劳”,劳动也。百劳名意指大杼穴气血来自背俞诸穴。理同大杼名解。
(6)“骨会”。“骨”,水也。“会”,汇合也。大杼穴为人之骨会者,是因为本穴的气血物质为人体五脏六腑外输之气的冷缩水湿汇合之处,冷缩水湿表现出水的润下之性,故为“骨会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湿冷水气。
【运行规律】吸热后循膀胱经快速上行头颈天部。
【功能作用】大杼穴为头部提供湿冷水气,清热除燥。
《针灸大成》主膝痛不可屈伸,伤寒汗不出,腰脊痛,胸中郁郁,热甚不已,头风振寒,项强不可俯仰,痎疟,头旋,劳气咳嗽,身热目眩,腹痛,僵仆不能久立,烦满里急,身不安,筋挛癫疾,身蜷急大。
东垣曰:五脏气乱在于头,取之天柱、大杼、不补不泻,以导气而已。
【主调理症】感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喘息,项强,肩背痛等。
【作用作用】大杼穴,强筋骨,清邪热。
【临床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头痛、感冒、咳嗽、喘息、腰背痛。
大杼穴配夹脊穴、绝骨穴,具有强筋骨的作用,主要缓解治疗颈椎病;
大杼穴配列缺穴,主要治疗咳嗽、气喘等。
《针灸大成》《铜人》针五分,灸七壮。《明堂》禁灸。《下经》、《素注》针三分,留七呼,灸七壮。《资生》云:非大急不灸。
【疗法原则】寒则先泻后补,热则泻之。
【按摩大杼穴的方法】感觉颈部酸痛、肩部不适的时候,可以按摩、拍打大杼穴,每天拍打按揉2~3次,每次10分钟,可以促进气血畅通。按摩大杼穴时会觉得酸痛感比较明显,但按摩之后会觉得舒服。也可以用梅花针敲打,每天敲打3~5次,每次5分钟。也会有非常不错的效果。
【按摩疗法】用大拇指按揉大杼穴100~200次,每天坚持,能够治疗肩背疼痛。
【艾灸疗法】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每日一次,可缓解治疗咳嗽痰多等。
【刮痧疗法】用面刮法从上而下刮拭大杼穴,力度微重,隔天一次,可治疗鼻塞。
【针刺疗法】斜刺0.3-0.5寸。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