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背冷一症,表证里证均可出现,以其部位而言,五脏六腑之俞穴皆在背,而脏腑之气血都注入背俞穴,背部又为督脉和诸阳经所在,故脏腑之气皆与背相通。背冷多与外感风寒和脏腑阳气衰微有关。现代医学对背冷胀痛相应病证多考虚为胸腹腔占位性病变,如:胃痛、肺ai、纵隔肿瘤、胸腺ai、胆囊ai,肝脾种大等的早期表现和脊柱风湿、强直性脊柱炎病变所致,还考虚胆石症、胆囊炎、慢性胃炎、胰腺炎也可能出现。
【症状】
(2)阳虚寒盛:背冷喜暖,肢冷蜷卧,口淡不渴,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而滑润,脉沉迟。
(3)痰饮内伏:背冷如冰,咳嗽或喘,痰多稀薄色白,头目眩晕,不欲饮水或喜热饮,饮而不多,腹胀纳少,全身倦怠乏力,或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沉滑。
【病因分析与鉴别】
(2)外感风寒者多因外感初期,风寒侵袭肌表,寒邪外束,则见背恶寒、发热、头痛等症。本症的特点为背冷,背恶寒,必兼有表证,如发热、头身痛、脉浮等。
(3)阳虚寒盛多因素体虚弱,阳气衰微,寒从内生,故见背冷,肢冷,脉沉迟等阴寒之象。本症特点为:背冷喜暖,得热痛减,兼见阳虚寒盛之证。如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苔白滑腻,脉沉迟等。
(4)痰饮内伏者多发于久病体弱,年老气衰之入,脾肾阳气不足,脾阳一虚,健运失司,而水湿停留,凝聚成饮,痰饮留积之处,阳气被阻遏不能展布,饮留而阳气不达,则见背心一片冷病。共临床特点为背恶寒,冷如冰。
【艾灸取穴】
灸序
穴位名
参考温度(℃)
参考时间(分钟)
备注
第1天
大椎
52
40
单穴
命门
54
60
单穴
关元
54
60
单穴
压痛点
54
60
第2天
肺俞
54
50
双穴
膈俞
54
50
双穴
气海
54
60
单穴
压痛点
54
60
第3天
肺俞
54
50
双穴
阴陵泉
48
30
双穴
丰隆
48
30
双穴
压痛点
54
60
第4天
夹脊
54
60
选三点
中脘
54
50
单穴
神阙
54
60
单穴
压痛点
54
60
【艾灸体会】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