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症状】
(2)寒湿:目黄身黄,黄色晦黯,食少纳呆,脘闷腹胀,四肢困重,形寒肢冷,小便不利,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象濡缓或沉迟。
(3)瘟毒:起病急骤,黄疽迅速加深,身目均呈深黄色,其色如金,高热口渴,烦躁不安,或神昏谵语,或鼻衄、齿衄、呕血、便血,肌肤出现瘀斑,舌质红绛.苔黄腻,干燥少津,脉数.
(4)瘀血:身黄,其色晦黯,面色青紫或焦黑,或胁下有肿块,疼痛不舒,或小腹胀痛而小便反利,皮肤可见蛛纹丝缕,或有低热,或大便漆黑,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弦涩或细涩.
(5)脾虚血亏:肌肤发黄无光泽,神疲乏力,心悸失眠,头晕,爪甲不荣,舌质淡,脉濡细。
【病因分析与鉴别】
(2)寒湿发黄与湿热发黄:两者虽同为湿滞中焦,胆液不循常道,外溢而发黄,但湿热发黄属阳黄,其色鲜明如橘皮,寒湿发黄属阴黄,其色晦黯如烟熏。湿热发黄病程较短,寒湿发黄病程较长;湿热发黄舌苔黄腻,寒湿发黄舌苔白腻;湿热发黄脉滑数或弦数,寒湿发黄脉沉迟或濡细。根据发黄的色泽,结合病史、症状,两者显著不同,临床较易鉴别。
(3)瘟毒发黄与湿热发黄:两者同属阳黄,黄色鲜明。前者为感受时行疫病而致,其病情较重,身目呈深黄色,湿热发黄,起病缓慢,黄疽逐渐加深,或有发热,或无热,咽干口苦,心中懊恼,病在气分。瘟毒发黄则必见高热,大渴欲饮,烦躁不安,或见神昏语语,邪入营血,舌红绛,苔黄褐等症。病重者迅速出现精神不振,昏迷;湿热夹毒,郁而化火,迫使胆汁外溢肌肤,故现热毒炽盛之象。
(4)瘀血发黄与寒湿发黄:两证同属阴黄,有起病缓慢,黄色晦黯无泽等特点。但两者病机及临床表现不同。瘀血发黄,病因常由肝郁气滞,日久成瘀。或因湿热黄疸迁延不愈,湿郁气机不利,瘀积肝胆,胆汁疏泄失职而发黄,临床特点:黄疽晦黯,面色熬黑,皮肤有蛛纹丝缕或出血斑,胁下有肿块疼痛等瘀血内阻的症状。寒湿发黄则以形寒肢冷,困顿纳呆,腹胀便溏,苔白腻,脉迟等寒湿内阻为特点。瘀血发黄病情比寒湿发黄更为顽固缠绵,不易速愈。
(5)脾虚血亏发黄:本证由劳倦内伤或久病,使脾胃虚弱,气血亏损,肝失所养,疏泄失职,胆汁外溢而发黄,又称“虚黄”。辨证要点:全身皮肤发黄,其色黯然不泽,且伴头晕、心悸、失眠、舌淡等气血亏虚的症状。
【艾灸取穴】
灸序
穴位名
参考温度(℃)
参考时间(分钟)
备注
第1天
中脘
54
50
单穴
足三里
48
4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2天
期门
52
40
双穴
太冲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3天
下脘
54
50
单穴
天枢
54
50
双穴
气海
54
60
单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4天
肝俞
54
40
双穴
章门
52
4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5天
乳根
52
30
双穴
气冲
52
5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6天
膈俞
54
50
双穴
膻中
54
50
单穴
巨阙
54
40
单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7天
脾俞
54
50
双穴
三阴交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8天
胃俞
54
40
双穴
不容
54
4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9天
肾俞
54
60
双穴
照海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艾灸体会】
关于针灸治疗急性黄疽型肝炎的作用机制尚不够清楚,有人通过实验研究.认为针刺可能是通过利胆作用促使黄疸下降的因素之一;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的观察提示,针刺的作用可能与提高人体特异免疫功能有关。但应严格隔离,以防传染。对于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疽,针灸治疗的同时还应配合中西医综合治疗措施。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