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粒肿(针眼)艾灸方法

【症状分析】麦粒肿又称针眼,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麦粒肿(针眼)艾灸方法

麦粒肿分为内麦粒肿和外麦粒肿两型:

1. 外麦粒肿

为Zeis腺(蔡氏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初起睑缘部呈局限性充血肿胀,2~3日后形成硬结,胀疼和压痛明显,以后硬结逐渐软化,在睫毛根部形成黄色脓疱,穿破排脓迅速。重症病例可有畏寒、发烧等全身症状。

2. 内麦粒肿

为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其临床症状不如外麦粒肿来得猛烈,因为处于发炎状态的睑板腺被牢固的睑板组织所包围,在充血的睑结膜表面常隐约露出黄色脓块,可能自行穿破排脓于结膜囊内,睑板腺开口处可有轻度隆起,充血,亦可沿睑腺管通排出脓液,少数亦有从皮肤而穿破排脓,如果睑板未能穿破,同时致病的毒性又强烈,则炎症扩大,侵犯整个睑板组织,形成眼睑脓肿。

【艾灸取穴】

太阳穴合谷穴行间穴太冲穴

【辩证加灸】

风热外袭型:针眼初起,痒痛微作,局部硬结为红肿,触痛明显。伴有头痛发热、全身不适感;舌苔薄黄,脉浮数曲池穴

热毒赤盛型:胞睑红肿,硬结较大,灼热疼痛,有黄白色脓点,白睛臃肿,口渴喜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腻,脉数。内庭穴

脾虚湿热型 针眼反复发作,但症状不重,面色少华,好偏食,腹胀便结;舌红,苔薄黄,脉细数。三阴交穴

【时间疗程】

建议1天1次,每次2~3个穴位,每穴30~40分钟,轮流施灸,10天为1疗程,每疗程间休息2~3天继续灸。

(时间充足又有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多灸几个穴位,具体多长时间还需根据自身身体需要进行自我调节)

【调养脏腑/对应五行/食补建议】

调养脏腑:肝

对应五行:木

食补建议:蒲公英葛根

【艾心提示】

调理前,请您先仔细阅读:调理需知

1. 针灸调理本病初起疗效较好,但成脓后,宜转眼科行手术治疗。

2. 麦粒肿初起至酿脓期间,切忌用手挤压患处,以防脓毒扩散。

【注意事项】

1.病症分析只作为参考,不能作为诊断或治疗的依据。

2.上述内容仅作为日常调养方式,不可代替治疗。

3.如存在上述病症或情形,建议前往正规医疗机构诊断,并在专业医嘱下进行治疗。 

点赞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阅读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