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过少怎么艾灸?

月经周期正常,血量明显减少,或行经时间1~2天,甚或点滴即净者,称为“月经过少”,亦称“经水涩少”、”经水不利”、“经少”等。 晋,王叔和的《脉经》最早论述了“经水少”,并认为其病机为“亡其津液”。

月经过少怎么艾灸?

【概述】

月经周期正常,血量明显减少,或行经时间1~2天,甚或点滴即净者,称为“月经过少”,亦称“经水涩少”、”经水不利”、“经少”等。
晋,王叔和的《脉经》最早论述了“经水少”,并认为其病机为“亡其津液”。《万氏妇女人科?经水多少》中提到“瘦人经水来少者,责其血虚少也,四物加人参汤主之”,“肥人经水来少者,责其痰碍经隧也,用二陈加芍归汤主之”。认为本病有虚实之分,因而治法也有所不同。《证治准绳?女科》指出“经水涩少,为虚为涩,虚则补之,涩则濡之”。可见历代医家对月经过少的病因病机已早有论述。
西医学中子宫发育不良、性腺功能低下、子宫内膜结核等疾病,或长期服用避孕药及刮官造成的子宫内膜损伤,导致的月经过少可参照本病治疗。

【症状】

(l)血虚:经血量少,经色淡红,质稀薄,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心悸气短,经行小腹空坠,舌淡红,苔薄,脉细弱。
(2)肾虚:经行量少,经色淡黯,面容憔悴,头晕耳鸣,腰骶痠痛,小腹凉,夜尿多,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3)血瘀:经血量少,色黯红或黑,多夹有血块,小腹胀痛不适,血块排后胀痛减轻,舌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脉沉弦或沉涩。
(4)痰湿:经行量少,色淡红,质黏腻如痰,形体肥胖,胸闷呕恶,或带多黏腻,舌淡,苔白腻,脉滑。

【艾灸取穴】

灸序 穴位名 参考温度(℃) 参考时间(分钟) 备注
r>第1天 脾俞 48-52 60 双穴
三阴交 42-48 50 双穴
神阙 48-55 50-70 单穴
第2天 中脘 48-54 50-70 单穴
足三里 45-52 50-60 双穴
神阙 48-55 50-70 单穴
第3天 肾俞 47-53 50-70 双穴
太溪 45-48 50 双穴
关元 48-54 50-70 单穴
神阙 48-55 50-70 单穴
第4天 膈俞 47-53 50 双穴
血海 42-48 40-50 双穴
神阙 48-55 50-70 单穴
第5天 合谷 45-48 40 双穴
阴陵泉 42-48 50 双穴
神阙 48-55 50-70 单穴
注:以上穴位循环灸。

【按语】

月经过少应根据根据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加以辩证施治,艾灸须配合中药才能起效。经期应注意保嗳,不宜冒雨涉水,不宜过食生冷寒凉,以免因寒而滞血。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志刺激,节欲。

【案例】

陈某,女,30岁。
主诉:近一年经期正常,经量偏少,经色紫红,经前胸胁,乳房胀痛,经行时少腹胀痛。
刻诊:面色晦黯有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月经过少。
治疗:隔物灸仪施灸,处方:1日,灸脾俞、三阴交各50分钟;2日,灸中脘、足三里各50分钟;3日,灸肾俞、太溪、关元各50分钟;4日,膈俞、血海各50分钟。以上穴循环灸,每日加灸神阙穴60分钟。艾灸2个月,月经周期恢复正常;艾灸3个月,面部黯斑变浅。

点赞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阅读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