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清代《傅青主女科》始将“经水过多”作为一个病证来论述。本病周期正常,经期也正常。
西医学中的盆腔炎、功能性子宫出血、血液病、宫内节育器副反应等病以月经周期正常、经量明显增多为主症时,均可参照本节辨证施治。
【症状】
(2)血热:经来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稠有小血块,腰腹胀痛,心烦口渴,尿黄便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艾灸取穴】
注:以上穴位循环灸。
灸序
穴位名
参考温度(℃)
参考时间(分钟)
备注
第1天
合谷
45-48
40
双穴
三阴交
42-48
50
双穴
神阙
48-55
50-70
单穴
第2天
膈俞
47-53
50
双穴
血海
42-48
40-50
双穴
神阙
48-55
50-70
单穴
第3天
肾俞
47-53
50-70
双穴
太溪
45-48
50
双穴
关元
48-54
50-70
单穴
神阙
48-55
50-70
单穴
第4天
中脘
48-54
50-70
单穴
足三里
45-52
50-60
双穴
膻中
45-50
40-50
单穴
神阙
48-55
50-70
单穴
【按语】
【案例】
主诉:近3个月来经行量较平日增多,色深红,质粘稠,7天干净,平时口渴欲饮,心烦多梦,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刻诊:舌红,苔黄,脉滑数。中医诊断:血热致月经过多。
治疗:隔物灸仪施灸。处方:1日,灸合谷、三阴交各50分钟;2日,灸膈俞、血海各50分钟;3日,灸肾俞、太溪、关元各50分钟;4日,灸中脘、足三里、膻中各50分钟。以上穴循环灸,每日加灸神阙穴60分钟。连灸3个月经周期,月经恢复正常,遂停灸。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