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诸病源候论•妇人妊娠诸候》指出胎漏的主证是“妊娠数月而经血时下”,其病因是“冲任脉虚,不能约制手太阳、少阴之经血故也”。《校注妇人良方》认为“冷热不调,七情失宜,气血不和”均可引起“妊娠下血”。究其原因有气虚、血虚、肾虚、血热、虚热及外伤诸端。
本病发生在妊娠早期,类似于西医学的先兆流产。若发生在妊娠中、晚期,则类似于西医学的前置胎盘。
【症状】
(2)血虚:妊娠胎漏下血,量少色淡,面色淡黄,头晕目眩,心悸少寐,大便干燥,舌质淡红,苔薄黄或无苔,脉细数而滑。
(3)肾虚:胎漏下血,量少色淡,腰脊痠痛,腿软乏力,头晕耳鸣,小便频数舌淡,苔白滑,脉滑或沉弱、两尺尤弱。
(4)血热:妊娠前半期,阴道不时下血,血色鲜红,面红唇赤,心烦失眠,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少津,脉数而滑。
(5)虚热:胎漏下血,时下时止。头目眩晕,心悸少寐,口燥咽干,饮水不多,两颧潮红,午后发热,掌心灼热,舌红无苔,脉细数,两尺尤细。
(6)外伤:体质虚弱,胎漏下血,腰痠腿软,或小腹坠胀,神疲乏力,舌淡,苔正常,脉滑无力。
【病因分析与鉴别】
(2)肾虚胎漏:多缘禀赋素弱,先天不足,肾气虚怯,冲任不固,而发生胎漏下血。然亦有房事不节,损伤肾气,以致冲任不固,先漏而后堕者。其辨证要点为:必见腰脊痠痛腿软,头晕耳鸣,尺脉细弱等症状。
(3)血热胎漏与虚热胎漏:皆因热伏冲任,扰动血海,迫血妄行所致。但病因不同,又有虚实之别。前者属实证.多因体素阳盛,孕后阴血养胎,阳气益盛,或母体患温热之疾,邪热内伤胎元;而后者为虚证,多缘肾阴不足,阴虚而生内热,其辨证要点为:血热胎漏者,因“胎气有热而不安者,共证必多烦热、或渴、或燥、或上下不清、或漏血溺赤、或六脉滑数等症。”(《景岳全书•妇人规”而虚热胎漏者,必见头目眩晕,心悸少寐,咽干口燥,欲饮不多及午后潮热、掌心灼热,舌红无苔,脉细数等症状。
(4)外伤胎漏:多系跌仆、触撞、坠落、闪挫,或劳累过度,损伤胎气,以致胎漏下血。此类胎漏,洋询病史,即可明了,进而脉证合参,辨证不难。
临床鉴别胎漏时,要详审病因,细辩脉证,还要与激经相鉴别。激经,又称”妊娠经来”、“盛胎”、‘垢胎”。其临床特点是:在妊娠初期,月经仍按期来潮,但来亦必少,且“饮食精神如故,六脉和缓,滑大无病”。对孕妇、胎儿无明显损害,属一种异常生理现象,到妊娠四、五个月后自行停止,不必用药。而胎漏下血乃不时而来,且多有全身见症,又宜坠胎、小产,不可忽视。
【艾灸取穴】
灸序
穴位名
参考温度(℃)
参考时间(分钟)
备注
第1天
中脘
54
50
单穴
足三里
48
4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2天
肾俞
54
60
双穴
太溪
48
30
双穴
复溜
48
30
双穴
第3天
膈俞
54
50
双穴
血海
48
30
双穴
梁丘
48
30
双穴
第4天
膻中
54
50
单穴
百会
52
30
单穴
气海
54
60
单穴
【艾灸体会】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