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肥胖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肥胖又称单纯性肥胖,多与遗传及饮食过量有关;继发性肥胖又称症状性肥胖,多继发于皮质醇增多症、垂体及下丘脑病变、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胰岛性肥胖、肝糖原累积症等疾病。本条主要讨论单纯性肥胖。本症男孩多于女孩,最易发病年龄为5~8岁及青春期。
中医对肥胖的记载较早,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近年来,由于优裕的生活,家长的呵护,肥胖儿童逐年增多。这些肥胖儿,不仅皮下脂肪堆积严重,而且内脏器官细胞也趋脂肪化,从而影响小儿的性发育。
【症状】
(2)痰浊中阻:身体肥胖,肢体困重,胸闷气短,纳呆泛恶,痰多而稀,色白多沫,头晕而胀,倦怠嗜睡,大便稀溏,舌体胖而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沉滑。
(3)胃肠实热:形体肥胖,面色红润,多食善饥,烦渴喜饮,齿龈肿痛,口舌生疮,口气热臭,大便秘结或不畅,小便量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有力。
(4)脾肾阳虚:形体肥胖,面色虚浮,神疲乏力,形寒肢冷,肢体困重,大便溏薄,甚则完谷不化,夜间多尿,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无力。
(5)痰瘀互结:形体肥胖,胸背部较著,满月脸,面色黧黑,胸痛胁胀,烦躁易怒,食欲亢进,舌质紫黯,舌边尖有瘀点和瘀斑,脉弦或细涩。
【病因分析与鉴别】
(2)脾肾阳虚肥胖与肺脾气虚肥胖:两者均为虚证,都与脾失运化有密切关系,但前者多由于病久脾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水湿蕴积肌肤,则形体虚胖,阳虚不能温煦肢体,则形寒肢冷。阳虚湿盛,水湿下注则大便溏薄;舌淡胖,脉沉细无力均为脾肾阳虚之象。
(3)痰瘀互结肥胖与痰浊中阻肥胖:两者均可见痰浊内阻之象,但前者多由于病后痰邪留于经隧,气血运行不畅,气滞则血瘀,或由于药物副作用致痰湿瘀血互结,肥胖表现为胸背部较著,满月脸;气滞血瘀,则有胸胁胀痛,面色焦黑,舌质紫黯,舌边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细涩。
(4)胃肠实热肥胖:多由于父母溺爱,过食肥甘,小儿脾胃较薄弱,不能腐熟,日久郁而化热,膏脂积聚体内,渐而发胖;胃有实热,则消谷善饥,烦渴喜饮,胃热熏蒸于上,则有齿龈肿痛,口舌生疮,口气热臭;肠中热结,则大便秘结或不畅;热灼津伤,则有小便量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有力均为胃肠实热之征。
【艾灸取穴】
灸序
穴位名
参考温度(℃)
参考时间(分钟)
备注
第1天
中脘
50
50
单穴
足三里
48
40
双穴
神阙
50
60
单穴
第2天
肾俞
50
60
双穴
关元
50
60
单穴
太溪
48
30
双穴
神阙
50
60
单穴
第3天
期门
50
40
双穴
太冲
48
30
双穴
京门
50
40
双穴
神阙
50
60
单穴
第4天
大横
50
50
左穴
水分
50
50
双穴
承山
48
30
双穴
神阙
50
60
单穴
第5天
天枢
50
50
双穴
带脉
50
40
双穴
水道
50
50
双穴
神阙
50
60
单穴
第6天
气海
50
60
单穴
丰隆
48
30
双穴
三阴交
48
30
双穴
神阙
50
60
单穴
第7天
膻中
50
50
单穴
内关
48
30
双穴
支沟
48
30
双穴
神阙
50
60
单穴
第8天
中府
50
50
双穴
曲池
48
30
双穴
阴陵泉
48
30
双穴
神阙
50
60
单穴
【艾灸体会】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