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正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前臂背面尺侧,当阳谷与小海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5寸。
《快速取穴彩色图解》屈肘俯掌,先确定阳谷与小海的位置,取阳谷与小海连线的中点处再向下1横指处即为此穴。
《针灸大成》腕后五寸,手太阳络脉,别走少阴。
《中国针灸学》阳谷与小海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五寸。
【穴位解剖】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分支,深层桡侧有前臂骨间背侧神经,以及前臂骨间背侧动、静脉末支。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前臂骨间膜―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皮肤由前臂内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除上述皮神经外, 还有贵要静脉, 该静脉以不同形式与肘正中静脉相连,最后归流肱静脉。针由皮肤、皮下筋膜在贵要静脉的后方穿前臂深筋膜,入尺侧腕屈肌,再深至指深屈肌。尺侧腕屈肌和指深 屈肌的尺侧半由尺神经支配,该肌桡侧半由正中神经支配。
【支正穴】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属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之络穴。
【穴义】小肠经气血在此大部分循小肠经本经运行。
(1)支正。支,树之分枝也。正,气血运行的道路正也。支正名意指小肠经气血大部分循小肠经本经流行。本穴物质本由养老穴提供,但因养老穴的阳气大部分上 走天部,小肠经本穴处的气血物质处于空虚之状,因此经穴外部的气血汇入本穴并循小肠经而行,气血运行的通道为小肠正经,故名支正。
(2)手太阳络穴。络,联络也。因本穴气血为空虚之状,与小肠经相表里的心经之气随之汇入本穴,本穴有联络小肠经与心经气血的作用,故为手太阳络穴。
《针灸大成》主风虚,惊恐悲愁,癫狂,五劳,四肢虚弱,肘臂挛难屈伸,手不握,十指尽痛,热痛先腰颈酸,喜渴,强项,疣目。实则节弛肘废,泻之,虚则生疣小如指,痂疥,补之。
【主治病症】头痛、目眩、项强、颌肿、肘挛、指痛、癫狂、热病、肘臂酸痛、消渴等。
【作用功效】支正穴,安神定志,清热解表,通经活络。
1、配三焦俞穴治目眩头痛。
2、配神门穴治癫狂,精神病。
3、配曲池穴治肘臂手指痛不能握。
4、配肩髎穴治肩臂,手指疼痛,挛急。
5、配鱼际穴、合谷穴、少海穴、曲池穴、腕骨穴治狂言。
6、配少海穴、曲池穴治肘臂手指痛。
《铜人》治头痛目眩。
《大成》主惊、恐、悲、愁、癫狂。
《金鉴》主治七情郁结不舒,消渴饮水不止。
《针灸大成》《铜人》针三分,灸三壮。《明堂》灸五壮。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按揉支正穴穴位,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5分钟,每天按摩2次。
【针刺方法】支正穴,向上斜刺0.3-0.5寸。
【艾灸方法】支正穴,艾条灸5-20分钟,支正穴,艾炷灸3-5壮。
【研究结果】舌尖疼痛 取双侧支正穴,进针后用捻转提插泻法,间隔10分钟行针1次,留针30分钟。
现代常用于治疗头痛、目眩、项强、颌肿、肘挛、指痛、癫狂、消渴。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