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譩譆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六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快速取穴彩色图解》正坐低头或俯卧位。先确定大椎穴的位置,由大椎往下推6个椎骨(即第6胸椎),从其棘突下缘旁开4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针灸大成》肩膊内廉,夹六椎下两旁相去脊各三寸,正坐取之。以手重按,病人言“譩譆”,譩譆应手。
《中国针灸学》第六胸椎棘突下,灵台旁开三寸,于肩胛骨脊柱缘取穴。
【穴位解剖】在斜方肌外缘,有髂肋肌;有第六肋间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五、六胸神经后支。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第六肋间隙。皮肤由第五、六、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重叠分布。
【譩嘻穴】经穴名,属足太阳膀胱经,别名:五胠俞。
【穴位含义】 体内的纯阳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1)譩嘻。譩嘻者,压按本穴病者呼出之声也,无它意。
(2)五胠俞。五,五脏六腑之代称。胠,古战阵右翼的名称也。俞,输也。五胠俞名意指体内的纯阳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本穴物质为督脉外传的阳热之气,而督脉的阳热之气由五脏六腑的精微物质所生化,本穴所受的纯阳之气也即是五脏六腑的纯阳之气,故名五胠俞。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纯阳之气。
【运行规律】 循膀胱经上行。
【功能作用】外散体内之热。
《针灸大成》主大风汗不出,劳损不得卧,温疟寒疟,背闷气满,腹胀气眩,胸中痛引腰背,腋拘胁痛,目眩,目痛,鼻衄,喘逆,臂膊内廉痛,不得俯仰,小儿食时头痛,五心热。
【主治病症】肩背痛、热病、咳嗽、气喘、疟疾等。
【作用功效】譩譆穴,宣肺理气,通络止痛。
【临床运用】现代用于治疗肋间神经痛,腋神经痛,感冒,心包炎,哮喘,疟疾,腰背肌痉挛,膈肌痉挛。
1、配复熘、肺俞治盗汗;
2、配大椎、肩外俞治肩背痛;
3、配大椎、后溪、风池治疟疾;
4、配大椎、外关治热病、疟疾;
5、配膻中、内关、中府治胸痛;
6、配定喘、膻中治咳嗽、气喘;
7、配太渊、肺俞、风门治哮喘病。
《针灸大成》《素注》针七分。《铜人》针六分,留三呼,泻五吸。灸二七壮,止百壮。《明堂》灸五壮。
【疗法原则】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针刺方法】譩譆穴,斜刺0.5-0.8寸。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