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市穴的位置】位于人体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上7寸(直立,手下垂于体侧,中指尖所到处即是。)
【取穴方法】仰卧位,在大腿外侧的中线上,两手自然伸直时,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中指尖处,按压有酸胀感。
《快速取穴彩色图解》直立位。两手自然下垂,中指尖到达的地方,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此穴。
《针灸大成》膝上外廉两筋中,以手着腿,中指尽处是。
《针灸学》大腿外侧中线上,腘横纹水平线上七寸。或直立垂手时,中指尖所点处是穴。
【穴位解剖】在阔筋膜下,股外侧肌中;有旋股外侧动、静脉肌支;布有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肌支。
【风市穴】Fēngshì(GB31),经穴名。出《肘后备急方》。属足少阳胆经。
【穴位含义】胆经经气在此散热冷缩后化为水湿风气。
“风市穴”。“风”,风气也。“市”,集市也。该穴名意指胆经经气在此散热冷缩后化为水湿风气。本穴物质为环跳穴传来的天部凉湿水气,至本穴后,凉湿水气进一步散热缩合而变为天部的水湿云气,水湿云气由本穴的天部层次横向向外传输,本穴如同风气的集散之的,故名“风市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云气。
【运行规律】吸湿后下行中渎穴。
【功能作用】运化水湿。
《针灸大成》主中风腿膝无力,脚气,浑身搔痒,麻痹,厉风疮。
【主冶病症】半身不遂、下肢麻木、痿痹、中风、瘫痪,脚气、遍身瘙痒等;排除大腿多余水分,使大腿变苗条;
【作用作用】祛风化湿,通经活络。
风市穴配大椎穴、大杼穴、风池穴、关元穴、命门穴、腰阳关穴、十七椎穴缓解治疗中心型类风湿。
【临床应用】面肌痉挛的发病率已明显上升,对于面肌痉挛的治疗却一直未有很有效的方法。西医一般采用抑制神经的药物或损伤神经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使神经传导消失,造成循环障碍,形成面瘫,从而使痉挛停止。但过一段时间后,待面瘫有所好转时,痉挛也随之复发,甚至痉挛复发于面瘫恢复之前,以致雪上加霜,形成了面肌痉挛加面瘫的双重病症。面肌痉挛的主要临床表现是面部一侧或双侧抽搐,精神越紧张,痉挛抽搐越严重。其初期症状为眼睑跳动,民间有“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之说,所以常被忽视。久之痉挛加重,甚者抽搐痉挛牵动口角,严重者连带到颈部。
采用以风市穴为主的针刺方法治疗面肌痉挛收到较好效果。本组150例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50例,女性100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16岁;病程最长25年,最短5个月;其中原发者120例,继发于面瘫者30例。治疗方法取穴:风市为主,配翳风、风池、颊车、合谷。患者取侧卧位,患侧在上,局部皮肤消毒后,配穴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进针1寸,获得针感后留针30min,加TDP照射。
《针灸大成》针五分,灸五壮。
【治法原则】寒则先泻后补或多灸,热则泻针出气。
【日常保健】照胃运趾功适应病症:消化不良。
具体方法:自然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掌心朝内侧,中指指尖紧贴风市穴,拔顶,舌抵上腭,提肛,净除心中杂念。两手掌相互摩擦至热,两手心对正胃部,距离约10厘米,十个脚趾同时抓地,每次做lO分钟。每次饭后l小时做此功。效果显著。
【百会观想功】适应病症:头痛、头晕、提高记忆思维功能。
具体方法:自然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掌心朝内侧,中指指尖紧贴风市穴,拔顶,舌抵上腭,提肛,净除心中杂念。全身放松,观想前后发际连线与两耳尖连线之交点处,白会穴。长时间观想可增强大脑生理功能,使大脑处于相对的抑制状态,促进大脑气血之供应。
【按摩疗法】用中指按于风市穴,顺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两腿交替进行,以大腿感到酸胀为佳。
【针灸疗法】风市穴,直刺1-2寸。
【艾灸疗法】风市穴,艾条灸10-15分钟,风市穴艾炷灸5-7壮。
【瘦身疗法】对着风市穴位敲100下为宜,力道由轻到重为好(用拇指关节按压圈状按摩)效果出来会让你大吃一惊,原来肥肉都被敲走了!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