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迎穴在哪里,怎么艾灸针灸?口歪口噤、颊肿、齿痛

出《素问.气穴论》,属足阳明胃经,别名髓孔穴。穴名解释:大,多也、尊也。迎,受也。大迎名意指胃经气血物质的大部分由本穴上输头部。

大迎穴在哪里,怎么艾灸针灸?口歪口噤、颊肿、齿痛

01.准确位置

大迎穴的准确位置图

02.位置描述

大迎穴归属足阳明胃经,位于面部,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前缘,当面动脉搏动处。(即:头部侧面下颌骨部位,嘴唇斜下、下巴骨的凹处)。取穴时通常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仰靠的姿势。

03.穴位疗法

【针灸方法】避开动脉,斜刺或平刺0.3-0.5寸,或沿皮刺0.5-1寸,避开血管。

【艾灸方法】艾条灸3-5分钟。

04.主调病症

【作用作用】祛风通络,消肿止痛。

【主治疾病】齿痛,颊肿,牙关紧闭,口喎,面肿,面痛,唇吻瞤动。

五官科系统疾病:龋齿痛,智齿冠周炎,面部蜂窝质炎,眼睑痉挛,颈淋巴结核。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

05.穴位配伍

配颊车穴治齿痛。

配下关、合谷、人中,有通关开窍的作用,主治牙关紧闭。

配颊车、合谷、内庭,有祛风通络,活血止痛的作用,主治面肿,齿痛,口喎。

配颧髎、听会、曲池,有疏风清热,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齿痛恶寒。

06.穴名释义

大迎。大,多也、尊也。迎,受也。大迎名意指胃经气血物质的大部分由本穴上输头部。大迎的物质由地仓穴分配而来,一支是由头面循项下走胸腹,一支由本穴上走头部。由于头部为君主之地,因而上输头部的皇粮其量也大、其质也精,运送亦有浩荡之势,故名大迎。

07.穴位解剖

在咬肌附着部前缘;前方有面动、静脉;布有面神经及颊神经。

点赞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阅读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