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消化不良艾灸方法

【症状分析】小儿消化不良是儿科常见的一种临床症候群,是由小儿内伤乳食或外感疾邪导致的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

小儿消化不良艾灸方法

临床以断断续续地以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饱胀、烧心(反酸)、嗳气等。常因胸闷、早饱感、腹胀等不适而不愿进食或尽量少进食,夜寐差,且多梦。小儿消化不良属于中医学“积滞”的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多由小儿内伤乳食,停聚不化,气滞不行而致。

【艾灸取穴】

脾俞穴,中脘穴,天枢穴,冲阳穴

【辩证加灸】

乳食积滞型:面黄肌瘦,烦躁多啼,夜卧不安,食欲不振,或呕吐酸馊乳食,腹部胀满,大便溏泄酸臭,小便短黄如米泔,常常低热;舌红,苔腻,脉滑数,指纹紫滞。梁丘穴

脾虚夹积型:面色萎黄,困倦无力,夜卧不宁,不思乳食,腹满喜按,大便稀溏;舌苔白腻,脉细沉而滑,指纹清淡。丰隆穴

【时间疗程】

建议1天1次,每次2~3个穴位,每穴30~40分钟,轮流施灸,10天为1疗程,每疗程间休息2~3天继续灸。

(时间充足又有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多灸几个穴位,具体多长时间还需根据自身身体需要进行自我调节)

【调养脏腑/对应五行/食补建议】

调养脏腑:脾

对应五行:土

食补建议:薏仁茯苓

【艾心提示】

调理前,请您先仔细阅读:调理需知

1. 预防本病应当灵活控制饮食,乳食应当定时定量,不宜过饥过饱,不宜过食生冷、油腻之品。

2. 小儿加强身体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体质。

3. 食疗方:砂仁粥。先用粳米100克煮粥,砂仁5克研末放入粥中,再稍微煮即可。本方具有暖脾胃、通滞气、散热止呕之效,适用于消化不良之胃痛、胀满、呕吐等症。

【注意事项】

1.病症分析只作为参考,不能作为诊断或治疗的依据。

2.上述内容仅作为日常调养方式,不可代替治疗。

3.如存在上述病症或情形,建议前往正规医疗机构诊断,并在专业医嘱下进行治疗。

点赞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阅读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