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核流注怎么艾灸?

痰核流注是指因湿痰流聚于皮下、身体各部位,发生的大小不等、多少不一的结块。本症之结块不红不热,不硬不痛,触之如果核般软滑,推之不移,一般不会化脓破溃。痰核大多生于颈项和下颌部。亦可见于四肢与肩背。生

痰核流注怎么艾灸?

【概述】

痰核流注是指因湿痰流聚于皮下、身体各部位,发生的大小不等、多少不一的结块。本症之结块不红不热,不硬不痛,触之如果核般软滑,推之不移,一般不会化脓破溃。痰核大多生于颈项和下颌部。亦可见于四肢与肩背。生于身体上部的多兼风热,生于身体下部的多兼湿热。朱丹溪说:“结核或在项、在颈、在臂、在身皮里膜外,不红不肿不硬不作痛,多是痰注作核不散。"。刘河间说:“结核火气热甚则郁结坚硬如果中核也,不须溃发,但热气散则自消。”阐明了痰核流注的表现和病因。
本症常见于现代医学的慢性淋巴结炎等。

【症状】

(l)脾虚痰湿:皮下结核,不红不热,很少疼痛或有胀感,触之柔软且活动,多生于颈项;或生于手臂、肩背者,可有微痛,但肿不红;或生于腋下者,结核坚硬如石。无明显的全身症状,舌淡苔白腻.脉滑:
(2)风痰郁结:局部症状同前证.尚可见头痛眩晕,胸闷恶心,目闭不欲开,少气懒言,身重体倦,或两颊青黄,或吐痰涎,舌苔白滑,脉弦滑等全身症状。
(3)湿热郁结:局部症状同前证,尚可有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濡数等热象。

【病因分析与鉴别】

脾虚痰湿痰核流注、风痰郁结痰核流注和湿热郁结痰核流注三证,局部症状大致相同,临床上可从全身症状加以鉴别。
脾虚痰湿痰核流注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多因脾虚失于运化,湿痰流聚皮下而生核。风痰郁结痰核流注与湿热郁结痰核流注,均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其辨证要点为,风痰郁结痰核流注兼见头痛眩晕,胸闷恶心,目闭不欲开,少气懒言,身重体倦,或两颊青黄,或吐痰涎等。而湿热郁结痰核流注,兼见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濡数湿热征象。

【艾灸取穴】

灸序 穴位名 参考温度(℃) 参考时间(分钟) 备注
第1天 肝俞 54 40 双穴
阳辅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2天 天池 52 40 双穴
少海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3天 颈百劳 52 30 双穴
肘尖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4天 手三里 48 30 双穴
太冲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5天 二白 48 30 双穴
束骨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艾灸体会】

艾灸治疗本症具有较好的疗效,治疗期间应加强营养,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平时注意个入生活起居,有原发病的积极治疗原发病。

点赞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阅读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