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是中医学中的一种防病调病、养生延寿的简便易行又切实有效的方法。使用艾灸调理疾病的人很多,但每个用过的人感觉都不一样。有的人感觉很明显,见效很快,有的人见效就很慢。灸感的强弱一般代表了经络的阻塞程度。有灸感、灸感强,说明自身的经络通畅,作用立竿见影;没有灸感也不是没有效果,而是表示经络中邪气瘀积严重,需要一些时间开瘀散阻,作用就会慢一些。艾灸后身体都有哪些反应呢?哪些征象又是表示疾病正在好转呢?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1. 灸时全身或半身出汗,此多虚多寒,属邪毒外排的现象,一般继续施灸数次后可缓解。
2. 灸时痒,多为风、为虚、为湿。
3. 灸时身体抖动,多为肝经问题,属经络不畅达的原因。
4. 灸时腿、肩颈、脚等冒风或冒凉气,多为寒气或风气外排的原因。
5. 灸时热量可达腹内或下肢,多为虚寒体质,为好转的表现。
6. 灸后有水泡,古称灸花,为湿气或其他毒素外排的表现。小的无需处理,大的需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将脓液引流减压,注意引流之后的包扎及避免感染。(具体处理可查看艾灸百科中《灸后反应与处理方式》篇)
7. 灸后局部起红疹,多在灸完2~3天后出现,多属湿气外排的好转反应。
8. 灸后伤口处发痒、发红、发肿、化脓,属于伤口处有湿热(或湿寒)外排现象,属于好转反应。
9. 灸后膝盖处有向外冒风感或发麻感,属风邪(或湿气)外排现象。
10. 灸后不热,没有感觉,多为身体经络瘀阻不通,或身体非常好的表现,
11. 灸后腹泻,并无气虚的表现,属于排毒的反应。
12. 灸后便秘,多为气血虚或体内有热,可在灸后多喝温开水缓解。
13. 灸后腰酸、腰痛,属于“气冲病灶”的反应。气血打通郁结点,本来没有感觉,现在反而有了感觉,多为身体陈旧性损伤。
14. 灸后头晕、失眠,多为气血充足,上冲头部的反应。
15. 灸后月经延迟或提前,属经络调整的过程,属好转反应,不影响后期月经周期,可放心继续坚持施灸。
16. 乳腺增生灸疗时,部分会有疼痛和蚁行感,疼痛属于化瘀散结的过程,蚁行感为气血运行邪毒外排的过程。
17.灸后上火,艾灸后会出现口干舌燥的现象,这表明体内的阴阳正在调整,阴不胜阳,这时应注意多喝温开水。有时候还会出现西医所诊断的各种炎症,这是因为病邪逐渐外发,出现炎症的地方正是病邪被驱赶外排的地方,此时应该继续艾灸,直到病邪完全被排除体外。
在艾灸的过程中,往往有的人感觉见效很快,而有的人迟迟不见效。其实有无疗效要看是什么病,病程多久等。另外人与人的体质也有不同,我们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疾病。有返病现象很正常,越是多次返病,就越证明病邪存留的斗争状态,也体现正气在一点点积累,要坚持做艾灸。或是出现返病现象后,咨询专业人士,以判断疾病的情况。
每个人都应该做自己健康的主人!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