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病症—痢疾怎么艾灸?

痢疾又名滞下、肠澼。现代医学命名与宋《济生方》谓之痢疾基本一致。本病多发生在夏秋季节,为肠道传染病。

消化系统病症—痢疾怎么艾灸?

【概述】

痢疾又名滞下、肠澼。现代医学命名与宋《济生方》谓之痢疾基本一致。本病多发生在夏秋季节,为肠道传染病。

【症状】

下痢频行不畅,里急后重,赤白黏液。又以赤多为赤痢,白多为白痢,赤白相兼为赤白痢。证属湿热为多,又下痢稀白黏液,且有腥臭之味,四肢厥冷,虽有里急后重而不甚明显,脉象细弱,此属虚寒。又伴高热烦躁,甚感神昏、抽搐者,则为疫毒痢,伴呕哕不食者为噤口痢;下痢时发时止,经久不愈,则为久痢、休息痢。

【艾灸取穴】

灸序 穴位名 参考温度(℃) 参考时间(分钟) 备注
第1天 中脘 48-54 50-70 单穴
足三里 45-52 50-60 双穴
天枢 48-52 60 双穴
神阙 48-55 50-70 单穴
第2天 大椎 47-52 50 单穴
曲池 45-48 40 双穴
三阴交 42-48 50 双穴
神阙 48-55 50-70 单穴
第3天 期门 45-50 50 双穴
太冲 45-48 50 双穴
神阙 48-55 50-70 单穴
第4天 肾俞 47-53 50-70 双穴
关元 48-54 50-70 单穴
复溜 42-48 40-50 双穴
神阙 48-55 50-70 单穴
注:以上穴位循环灸。

【按语】

艾灸治疗肠炎、菌痢,急性者每可速愈,慢性者,疗效也相当好。痢伤人甚速,体弱、年迈者患此症很容易变生他症,应尽早调理,当痢疾灸至脓血止而大便形状尚不正常时仍须继续灸至正常为止。

【案例】

黄×,男性,45岁。
主诉:1周前患痢疾,经医院治疗未全愈。
现症:下痢红白相间,每日4~5次,里急后重,脐周腹痛,不发烧。
灸疗:取穴按上表。灸后矢气频频,腹痛立止,全身感觉舒适,只灸3天治愈。

点赞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阅读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