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本症常见于现代医学的慢性咽炎,急、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幽门梗阻,胃轻瘫等消化系统疾病。
【症状】
(2)胃热炽盛:干呕,其声洪亮,发作频繁,心下痞满,心烦口苦,渴而欲饮,或兼有腹满作痛,大便秘结,舌质红赤,苔黄澡或少苔,脉实大或细数。
(3)肝郁气滞:干呕,声音不扬,时作时止,胸胁烦闷,纳呆,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4)食滞胃脘:干呕,嗳腐吞酸,欲吐不能,胸痞厌食,脘腹胀满,大便秽臭,舌苔厚腻,脉弦滑。
【病因分析与鉴别】
(2)胃热炽盛干呕:为外邪侵袭,由表入里,客于阳明,邪从热化,与谷气相搏,或病后余热未尽,或误用燥药,伤于胃阴,胃失和降,逆而上冲,故干呕频作。其临床表现为心下痞满,心烦口苦,渴而欲饮,或兼有腹满作痛,大便秘结,舌质红赤,苔黄燥或少苔,脉实大或细数。
(3)肝郁气滞于呕:多因忧思郁怒,肝气郁结,横逆犯胃,以致胃失和降,而作干呕。故见胸胁烦闷,肝气犯胃,故不欲食,舌苔薄白,脉弦细。其特点为:发病与情志因素有关,并伴有胸胁烦闷,纳呆,情志不舒等症。
(4)食滞胃脘干呕:多因饮食不节,过食醉酒厚味,食滞胃脘,胃气不得和降,气逆上冲,遂致干呕,有明显的伤食病因,表现为:干呕,嗳腐吞酸,欲吐不能,脘腹胀满,大便秽臭,常呕出食物为快。
【艾灸取穴】
灸序
穴位名
参考温度(℃)
参考时间(分钟)
备注
第1天
中脘
54
50
单穴
足三里
48
4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2天
期门
52
40
双穴
太冲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3天
下脘
54
50
单穴
天枢
54
50
双穴
气海
54
60
单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4天
胃俞
54
40
双穴
不容
54
4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5天
肝俞
54
40
双穴
章门
52
4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6天
脾俞
54
50
双穴
三阴交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7天
乳根
52
30
双穴
大陵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8天
膈俞
54
50
双穴
膻中
54
50
单穴
巨阙
54
40
单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9天
肾俞
54
60
双穴
照海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案例】
马某,男,32岁,已婚,1984年8月23日就诊。自诉:72年下乡因常食红薯,引起口泛酸水、嗳气、心胸部灼痛,未治疗。参加工作后,病情时轻时重。经医院诊断为慢性胃炎,继续服用西药治疗,效果不佳。近段时间每饭后20~30分钟,胃内常常见饥饿忍样疼痛,疼痛时两手相摩擦至手掌发热后用手按其疼痛处,疼痛稍有缓解。大便呈油状黑色,常觉四肢欠温,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时呕吐后可见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反复发作。查体:面黄体瘦,脉象右寸关虚,左寸关细;舌质淡,苔薄白,手脚凉,剑突下偏右处有压痛点。初步诊断:脾胃虚寒型胃溃疡,待做X线钡餐透视以确诊。第2天患者空腹做X线钡餐透视后确诊为胃溃疡。因怕针刺,改用艾条灸足三里,公孙穴,要求不间断。15天后,胃酸明显减少,胃胃痛及恶心减轻,继续艾灸,两个半月后再次来告:诸症均消,嘱后期用蒜糊涂足三里穴厚约2mm,如2分硬币大,只灸足三里穴30分钟,艾灸1次后,双侧足三里穴均发水泡,后涂紫药水以防泡烂感染。15天后X线钡餐透视复查,原溃疡处已结疤痕。后随访年余无再出现原有症状。1992年9月再访,身体健康,面色红润,体胖。并告原疾无复发。
【艾灸体会】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