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症状—手足厥冷怎么艾灸?

手足厥冷,又称厥逆。一般冷至腕、踝的称为手足厥冷;冷至肘,膝的称之为手足厥逆.《内经》 中将手足厥冷称为”四厥”、“寒厥”。厥逆与厥共有三种含义:一是指手足厥冷;二是指卒然昏倒、不省入事的厥证;三是

四肢症状—手足厥冷怎么艾灸?

【概述】

手足厥冷,又称厥逆。一般冷至腕、踝的称为手足厥冷;冷至肘,膝的称之为手足厥逆.《内经》 中将手足厥冷称为”四厥”、“寒厥”。厥逆与厥共有三种含义:一是指手足厥冷;二是指卒然昏倒、不省入事的厥证;三是指六经不和的证候。在《伤寒论》 中首见手足厥冷的症名。与手足厥冷同义的还有手足逆冷、手足厥寒、手足厥逆、厥冷,四逆厥、手足寒等。张仲景将手足厥冷的发生机制概括为“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后世医家对于手足厥冷的认识都是根据《伤寒论》 的论述而进行辨证的。
本症可见于现代医学各种原因导致的休克及高热体温上升期、癔病等。

【症状】

(1)阳虚肾寒:称“寒厥”。手足厥冷甚则厥逆,形寒蜷卧,腰膝冷痛,或骨节疼痛,或下利清谷,舌质淡,苔薄白而润,脉迟。
(2)热极肢厥:称“热厥”。手足厥冷,高热无汗,面赤心烦,口渴引饮,胸腹灼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绛,苔黄厚干燥,脉沉数或滑数。
(3)阳气郁阻:手足厥冷,兼见胸胁苦满,吸气不舒,呕吐下利,或腹痛,或咳,或小便不利,苔薄白,脉弦。
(4)血寒凝滞:属“寒厥”的一种。手足厥冷,四肢发凉,形寒身痛,得热痛减,舌质淡红,苔薄白滑润,脉沉细。
(5)痰浊内阻:称”痰厥”。手足厥冷,胸脘满闷.喉间痰声漉漉,或呕吐痰涎,饥不欲食,舌苔白腻,脉沉滑有力。
(6)虫扰胆腑:称“蛔厥”。手足厥冷,上腹阵痛,呕吐清水或吐蛔,舌质淡或黯,舌苔薄润,脉沉细或沉弦。

【病因分析与鉴别】

(1)阳虚肾寒者,又称“寒厥”、“阴厥”,临床有三种容易混淆的证候要注意鉴别。一为脾肾阳衰,阴寒内盛所出现的手足厥冷;一为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所出现的手足厥冷,一为阴盛于下,格阳于上所出现的手足厥冷。虽然三者的手足厥冷均是由于阳气衰微,不能温运四末所致,但由于阳衰的程度不同,所以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脾肾阳衰,阴寒内盛所致手足厥冷症见手足厥冷,恶寒蜷卧,下利清谷,脉迟;阴盛于内,格阳于外的格阳症则兼见身反不恶寒,面色赤,或干呕,或咽痛,即里真寒外假热;若利下不止,肢冷更甚,脉象隐伏不见,并见干呕心烦,为阴盛于下,格阳于上的戴阳证。还有一种少阴病阳虚里寒的手足厥冷,由于阳虚不达四末,寒湿凝滞,见症为手足发凉,身痛,骨节疼痛,脉沉而不浮。
(2)热极肢厥与阳虚者病因上鉴别,前者是由于外邪化热,由表传里,里热过盛,阳气郁闭不能达于四末所致。《伤寒论》 中所述的“厥深者亦深,厥微者亦微”,即是指此证。从临床表现上看,热极肢厥者表现为身反恶热,口感舌燥,烦渴引饮,大便秘结,脉数有力,舌苔黄干燥等通体热象与手足厥冷并见,与阳虚肾寒者通体一派寒象不同。虽然阳气衰微的格阳证与戴阳证外有热象,但面赤如胭脂不同于热内郁的面色赤红;干呕而口不渴不同于热邪内郁的口渴引饮;特别是热邪内郁的脉数有力,舌红苔黄燥少津,与格阳证、戴阳证的脉微细,舌白苔薄润明显不同。
(3)阳气郁阻与热极肢厥者的发病机制都与气机郁阻有关,但前者为正(阳)气郁阻,后者为邪(热)气郁阻。前者为气机不宣,阳郁于里,不能通达四肢所致,多见于外感病由表传里的阶段。后者多见于热性病的极期阶段,热邪越深伏,手足厥冷的程度越甚,具有一派实热症状.
(4)血虚受寒与阳气衰微者同属寒厥范畴。前者是由于素体血虚,感受寒邪,而致血脉运行不利,寒邪凝滞于四肢,其辨证要点为面色萎黄、唇舌色淡、脉沉细等素体血虚症状与外感寒邪即多发生于冬春季,或逢阴雨天加重较为突出,虽也属于寒厥范畴,但较阳气衰微手足厥冷轻。阳气衰微者虽得温暖而不解,而血虚受寒者得温而见缓。
(5)痰浊内阻者是由于痰湿素盛,胸阳不得宣发所致。其辨证要点为素有胸脘满闷,喉有痰声,口粘,或呕吐痰沫,舌苔白腻。手足厥冷常因风寒引动或恼怒出现,若痰浊上蒙,还会伴有头昏神迷,或狂躁不安等症。若无外因扰动,则常手足不温,而未至厥冷。
(6)蛔虫窜扰者是由于蛔虫窜扰,气机逆乱所致。蛔虫内伏,脾胃虚弱,则常有腹部隐痛,手足不温等症。若蛔虫上窜,扰动脾胃,气机阻滞,使中阳不能达于四末,而致手足厥冷,甚而冷过肘膝。其辨证要点为手足厥冷常随上腹部剧痛而出现,以后可见呕吐清水或胆汁,甚至吐蛔,身出冷汗,面色发青,脉沉细或似有似无,手足厥冷常随腹痛缓解而回温。常见于儿童。
手足厥冷为里证之一。一般分热厥和寒厥两大类,寒厥的厥冷程度轻重,可由手足延伸到肘、膝,而热厥常不超过腕、踝关节。另外其胸腹的凉热、大便的秘结与下利,脉象及舌苔也都有明显的不同。

【艾灸取穴】

灸序 穴位名 参考温度(℃) 参考时间(分钟) 备注
第1天 命门 54 60 单穴
关元 54 60 单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2天 中脘 54 50 单穴
足三里 48 4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3天 脾俞 54 50 双穴
阴陵泉 48 30 双穴
三阴交 48 30 双穴
第4天 大椎 52 40 单穴
曲池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艾灸体会】

艾灸对于手足厥冷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手足厥冷症应注意辨证施治,若为急症见手足厥冷则应积极配合急救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点赞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阅读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