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症状—嗜睡怎么艾灸?

嗜睡即指不论昼夜,时时欲睡,呼之即醒.醒后想睡的症状. 《杂病源流犀烛,失眠多寐源流》 日:“多寐.心脾病也,一由心神昏浊,不能自主,一由心火虚衰,不能生土健运”。

全身症状—嗜睡怎么艾灸?

【概述】

嗜睡即指不论昼夜,时时欲睡,呼之即醒.醒后想睡的症状.
《杂病源流犀烛,失眠多寐源流》 日:“多寐.心脾病也,一由心神昏浊,不能自主,一由心火虚衰,不能生土健运”。

【症状】

(l)心脾两虚:倦怠多寐,面色无华,纳呆泄泻,心悸气短,妇女月经不调,色淡量多,舌质淡嫩,苔白,脉细弱。
(2)湿困脾阳:困倦欲睡,头重如裹,四肢困重,足跗浮肿,口黏不渴,中脘满闷,食纳减少,大便不实,舌苔白腻,脉濡缓。
(3)肾精不足:怠惰善眠,耳鸣耳聋,善忘,思维迟钝,神情呆滞,做事精力不支,舌质淡,脉细弱。
(4)肾阳虚衰:疲惫欲卧,精神委靡,尿少浮肿,腰部冷痛,胫膝发冷.畏寒蜷缩,唇甲青紫,舌质紫黯,苔白润,脉细弱。

【病因分析与鉴别】

(1)心脾两虚嗜睡:心脾两虚嗜睡,多因病后失调,思虑过度,或饮食不节,或失血所致。心血耗伤,脾气不足,心神失养,则神志恍惚,心怯喜眠。以倦怠嗜睡,面色无华,心悸气短,纳呆泄泻,舌质淡嫩,脉细弱为辨证要点。本证与湿困脾阳嗜睡为本虚标实之证,既有脾虚不运之征,又有湿阻清阳的症候,两者有明显的区别。
(2)湿困脾阳嗜睡:本证因冒雨涉水,坐卧湿地,或过食生冷,或内湿素盛,湿困脾阳所致。故嗜睡伴有头重如裹,四肚沉重,中脘满闷,大便稀薄,甚至足附浮肿等湿胜阳困,气机阻滞之象。若湿留日久,寒凝成痰,痰阻清阳,则嗜睡症状更为明显。
(3)肾精不足嗜睡与肾阳虚衰嗜睡:两证虽都有肾虚证候。但肾精不足嗜睡,多由劳伤过度.或久病迁延不愈,年高体衰,致肾精亏损不足,髓海空虚,头昏欲睡;辨证以头眩嗜睡,神疲怠惰,耳鸣耳聋,每做事则精力不支等阴精不足、髓海空虚的表现为主。肾阳虚衰起因,或由病邪直犯少阴,或失治、误治,阳气屡经克伐,以致阳虚阴盛,昏沉欲睡。辨证以畏寒蜷卧,腰冷身重浮肿,肢冷尿少或小便清长,舌体胖质淡苔白肾阳不足为主。

【艾灸取穴】

灸序 穴位名 参考温度(℃) 参考时间(分钟) 备注
第1天 中脘 54 50 单穴
足三里 48 4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2天 期门 52 40 双穴
太冲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3天 脾俞 54 50 双穴
阴陵泉 48 30 双穴
三阴交 48 30 双穴
第4天 肾俞 54 60 双穴
太溪 48 30 双穴
关元 54 60 单穴
第5天 风池 52 30 双穴
神门 48 30 双穴
合谷 48 30 双穴
第6天 百会 52 30 单穴
膻中 54 50 单穴
照海 48 30 双穴

【艾灸体会】

本症的特点是神志清醒,唯有精神困顿不振,时时欲睡,呼之即醒。针灸治疗本症见效较快,副作用小。

点赞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阅读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