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内经》有“风消”, “脱肉”等记载.在其他医籍中又有“脱形”, “大肉消脱”, “蔽演”等名称。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的胖瘦有很大的差异,若形体较瘦,而精神饱满,面色明润,舌脉如常,身无所苦者,非病理变化,不属此例。
【症状】
(2)气血虚弱:形体消瘦,面黄无华,倦怠乏力,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舌淡苔薄,脉细弱。
(3)肺阴不足:形体消瘦,干咳痰少,痰中带血,或咯血,口燥咽干,潮热盗汗,午后颧红,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脉细数。
(4)胃热炽盛:形体消瘦,口渴饮冷,消谷善饥,舌苔黄燥,脉弦数有力。
(5)肝火亢盛:形体消瘦,烦躁不安,急躁易怒,胁肋灼痛,口苦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6)虫积: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胃脘嘈杂,绕脐疼痛,时作时止,食欲不振,或喜食异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弱无力。
【病因分析与鉴别】
(2)肺阴不足消瘦:由于久咳伤肺,或燥热犯肺等造成肺阴亏损所致。肺阴不足,肺失清肃,肺络损伤,故干咳痰少,痰中带血或咯血,阴液不足,故出现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午后颧红等表现。
(3)胃热炽盛消瘦与肝火亢盛消瘦:胃热炽盛消瘦由于过食肥甘,或邪热入里,灼伤津液所致,故口渴喜冷饮,心烦口臭,大便燥结。肝火亢盛消瘦由于素体阳虚,或优郁恼怒,气郁化火.营阴暗耗所致。故见头晕目眩,心烦易怒,胁肋灼痛等症。
(4)虫积消瘦;本证由于饮食不洁,虫积腹中,胃中不和,脾运失司所致。故见消瘦面黄,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脐腹疼痛,时作时止,嗜食异物。以脐腹疼痛,时作时止,嗜食异物为特点。
【艾灸取穴】
灸序
穴位名
参考温度(℃)
参考时间(分钟)
备注
第1天
中脘
54
50
单穴
足三里
48
4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2天
期门
52
40
双穴
太冲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3天
肾俞
54
60
双穴
关元
54
60
单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4天
脾俞
54
50
双穴
阳陵泉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5天
百会
52
30
单穴
三阴交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案例】
王某,男性,38岁,发病数载,身体瘦弱,面色苍白,精神衰颓,食欲不振,腹胀肠鸣,日下白色溏便5~6次,畏冷,脉细弱无力。于1955年秋施以大灸2次。第一次灸后自觉胸腹腰背部温暖,全身颇感舒适,精神亦觉畅快,大便次数略减,食欲渐旺,因病情大有改善,两星期后,患者又要求灸第二次。灸后腹胀肠鸣全部消失,频频思食,大便渐稠,日2~3次,有时1次,病已去大半,即参加劳动。据说回家后不久即完全痊愈。
【艾灸体会】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