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怎么艾灸?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形成囊肿者,称为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俗称“巧克力囊肿”)。本病多发于

子宫内膜异位症怎么艾灸?

【概述】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形成囊肿者,称为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俗称“巧克力囊肿”)。本病多发于25-45岁,发病率为该年龄段女性的10%-15%,是常见的妇科疾病。

【症状】

以小腹下坠,性生活不适,痛经、腰骶痛、不孕为主症。气虚证者伴见便秘.劳则加剧,四肢无力,少气懒言;肾虚型见腰骶痛,腿软乏力,或有便秘,小腹下坠,小便频数,夜间尤甚,头晕耳鸣;气滞血瘀者经行不畅,疼痛随情绪变化而加重或减轻,或痛处固定,入夜为甚。

【艾灸取穴】

灸序 穴位名 参考温度(℃) 参考时间(分钟) 备注
第1天 八髎 47-53 40-60 左右共八穴
关元 48-54 50-70 单穴
三阴交 42-48 50 双穴
神阙 48-55 50-70 单穴
第2天 中脘 48-54 50-70 单穴
足三里 45-52 50-60 双穴
合谷 45-48 40 双穴
神阙 48-55 50-70 单穴
第3天 肾俞 47-53 50-70 双穴
长强 45-50 50 单穴
子宫 47-53 50-60 双穴
神阙 48-55 50-70 单穴
第4天 期门 45-50 50 双穴
太冲 45-48 50 双穴
中极 48-54 50-70 单穴
神阙 48-55 50-70 单穴
注:以上穴位循环灸。

【按语】

灸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效。可结合服用中药以提高疗效。防便秘,忌食辛辣燥热之品,多吃蔬菜,坚持每日定时排便。早晚做膝胸卧位锻炼30分钟。

【案例】

陈某,女,30岁。
主诉:有痛经史2年,近半年来每于月中排卵期出现腹痛,同房时也疼痛,伴腰酸、下腹坠胀。月经量多,色红,带有血块。性情较烦躁,大便偏干,口干喜饮,舌质红而干,苔薄,脉弦。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子宫底部触及小结节。触痛明显。B超检查:子宫肌腺瘤,约57mm×65mm大小。
艾灸:予以隔物灸仪施灸。处方:1日,灸八髎、关元、三阴交各50分钟;2日,灸中脘、足三里、合谷各50分钟;3日,灸肾俞、长强、子宫各50分钟;4日,灸期门、太冲各50分钟;以上穴循环灸,每日加灸神阙穴60分钟。灸半月后二诊腹痛缓解。三诊:经期将近,头眩腰酸。四诊月经来潮,量多有瘀块,腹痛大减,脉细舌红苔薄,将近月中,继续施灸。艾灸3个月后,痛经及月中腹痛消失,4个月后,B超复查,子宫肌腺瘤缩小至17mm×24mm,继续治疗,以巩固疗效。

点赞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阅读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