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早在《诸病源候论》中就有“妊娠咳嗽候”的论述,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责之于肺,但随四时气候之变更,五脏应之,皆能令人咳。谓“嗽久不愈者,多因脾上虚而不能生肺气,而腠理不密,以致外邪复感;或因肺气虚不能生水,以致阴火上炎所致”,治疗“当补上金,生肾水为善”。《女科经纶》引朱丹溪曰,“胎前咳嗽,由津血聚养胎元,肺乏濡润,又兼郁火上炎所致”,治以润肺为主。而清•张璐在《张氏医通》提出,若久咳不已,则易动胎,提出治疗宜以安胎为主。另外,妊娠咳嗽的范围,历代医家有两种观点,以隋代巢元方为代表的,认为只要发生在妊娠期间的咳嗽,不论外感内伤,均属本病之列。而宋代陈自明等认为久咳不已,才属妊娠咳嗽。妊娠咳嗽发生的原因,一般多由于肺气偏虚,怀孕之后,聚血养胎,阴虚动火,火邪刑金,灼伤肺阴所致。或孕后阴虚火动,复感风邪,肺失清肃而致。证之轻者,治疗与非孕之时,无甚不同。无非慎用滑利降气诸药,免伤其胎。证之重者,当在固其胎元的同时,兼治其嗽。临床上主要有风寒、风热、燥热、阴虚、痰湿、肺肾两虚六种证型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妊娠合并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等引起的咳嗽。
【症状】
(2)风热:咳嗽痰黄而黏稠,咳痰不爽,身热,恶风.或头痛,有汗,口干咽痛,苔薄黄,脉浮数。
(3)燥热:干咳无痰,或咳嗽少痰,咳痰不爽,或痰中带血,兼有鼻燥咽干,或叫喉痒痛,形寒身热,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4)阴虚:干咳无痰,日久不止,或呛咳带血,咽干口燥,音哑,两颧发红,午后渐热。舌质红,苔薄黄而干,脉虚细数。
(5)痰湿:咳嗽痰多,色白易咯出,胸脘痞闷,食少,便溏,苔白腻,脉濡滑。
(6)肺肾两虚:咳嗽气促,咯痰不爽,动则气短,咽干,耳鸣,头晕,腰痠,舌红无苔,脉细数。
【病因分析与鉴别】
(2)燥热妊娠咳嗽与阴虚妊娠咳嗽:同有热象,颇为疑似,然燥热妊娠咳嗽常见于气候干燥的秋季,系秋燥之邪伤肺所引起,多属实证,而阴虚妊娠咳嗽,乃由素阴虚之体,肺阴不足,痰热内阻,或热病之后,肺阴耗伤,痰热留恋,气失清渐而引起,属于虚证。其证候特点是:燥热妊娠咳嗽多见于秋季,兼有鼻燥,咽干,或咽喉痒痛,形寒身热,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阴虚妊娠咳嗽,病程较长,干咳无痰,且阴虚内热症状明显,舌质红,脉细数等。
(3)痰湿妊娠咳嗽与肺肾两虚妊娠咳嗽:前者为本虚标实之证,后者则纯属虚证,痰湿妊娠咳嗽,多因脾虚生湿,湿聚为痰,痰湿上聚于肺,肺气失于通畅而致。肺肾两虚妊娠咳嗽,多由素体虚弱,肾虚不能纳气,肺虚不能降气,痰阻于内,升降失常而引起。其临床特点为:痰湿妊娠咳嗽,痰多色白而豁,并有胸脘痞满,纳少便溏等脾虚湿阻症状,肺肾两虚妊娠咳嗽,咳嗽气促,咳痰不爽,咳则小便自溢,或见腰痠,耳鸣等。
【艾灸取穴】
灸序
穴位名
参考温度(℃)
参考时间(分钟)
备注
第1天
风门
54
40
双穴
阳陵泉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2天
百会
52
30
单穴
神庭
52
30
单穴
支沟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3天
大椎
52
40
单穴
命门
54
60
单穴
合谷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4天
风府
50
40
单穴
风池
52
30
双穴
悬钟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第5天
大肠俞
54
40
双穴
大陵
48
30
双穴
列缺
48
30
双穴
神阙
54
60
单穴
【艾灸体会】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