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症状—经行情志异常怎么艾灸?

每于行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烦躁易怒,悲伤啼哭,或情志抑郁,喃喃自语,或彻夜不眠,共或狂躁不安等症,经净后恢复正常,称为经行情志异常。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月经周期性精神病。

月经症状—经行情志异常怎么艾灸?

【概述】

每于行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烦躁易怒,悲伤啼哭,或情志抑郁,喃喃自语,或彻夜不眠,共或狂躁不安等症,经净后恢复正常,称为经行情志异常。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月经周期性精神病。

【症状】

(l)心脾两虚:月经将至则心悸胆怯,夜寐不安,精神恍惚,多思多虚,无故悲伤欲哭,经后逐渐复常,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2)肝气郁结:经前郁闷不乐,情绪不宁,喃喃自语,心烦易怒,彻夜不眠,甚至怒而发狂,语无伦次,经后逐渐减轻,复如常人,月经量多、色红,或兼见月经先期,胸闷胁胀,苔薄,脉弦。
(3)痰火上扰:经行狂躁不安,头痛失眠,心胸烦闷,面红目赤,经后症状逐渐消失,复如常人,平时不思饮食,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舌红,苔黄厚或腻,脉弦滑而数。

【病因分析与鉴别】

本病主要以舌、脉、兼证而辨之。心脾两虚者,舌淡,脉细弱,兼见心悸胆怯,多思多虑;肝气郁结者,苔薄,脉弦,兼见胸闷胁胀;而痰火上扰者,舌红,苔黄厚,脉弦滑而数,兼见面目红赤,心胸烦闷,带多黄稠。
(l)心脾两虚:劳心过度,思虑伤脾,或病后气血未复,或月经过多,心脾日伤,当月经来潮,阴血下趋,心血更加不足,心神失养,神不守舍,则致神志异常。心脾两虚,月经将行,气血更加不足,心失血奉,心神不宁,则心悸胆怯,夜寐不安;甚则神不守舍,神魂无主,则精神恍惚,多思多虑,无故悲伤欲哭;经后气血渐复,则诸症皆失,舌脉均为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征。
(2)肝气郁结与痰火上扰:肝气郁结情志不舒,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经期或经前冲脉之气旺盛,冲脉之气挟肝火上逆,扰乱心神,遂致情志异常。情志不舒,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经前冲脉之气旺盛,冲脉之气挟肝火上逆,扰乱心神,故郁闷不乐,情绪不宁,心烦易怒,彻夜不眠,甚至怒而发狂,语无伦次,经后冲脉之气渐平,逆火平降,故经净复如常人,肝郁化热,迫血妄行,故月经最多、色红,月经先期;足厥阴肝经布胸胁部,肝气郁结,则胸闷胁胀,苔薄,脉弦为肝郁之象;痰火上扰由于情志不畅,肝木犯脾,脾虚生痰,肝郁化火,临经时冲脉气盛,冲脉之气挟痰火上逆,扰乱清窍,以致神明逆乱,情志异常,痰火内盛,经前冲脉之气旺盛,冲脉之气挟痰火上逆,扰乱神明,蒙蔽心窍,则狂躁不安,头痛失眠,心胸烦闷;肝热痰火上扰头面,故面红目赤,经后气平火降,则症状逐渐消失,复如常人;肝木犯脾,故不思饮食;痰热下注,则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舌红,苔黄厚或腻,脉弦滑数均为痰湿内生,肝郁化火之象。

【艾灸取穴】

灸序 穴位名 参考温度(℃) 参考时间(分钟) 备注
第1天 期门 52 40 双穴
太冲 48 30 双穴
肝俞 54 40 双穴
第2天 风池 52 30 双穴
心俞 54 50 双穴
神门 48 30 双穴
第3天 脾俞 54 50 双穴
中脘 54 50 单穴
足三里 48 40 双穴
第4天 合谷 48 30 双穴
丰隆 48 30 双穴
内庭 48 30 双穴

【艾灸体会】

本病主要因心脾两虚,心神不宁,或情志所伤而起,以致肝郁化火或痰火上扰心神所致,平时应注重疏肝解郁,并结合心理疏导疗法配合治疗。发病时辨清心脾两虚或肝气郁结或是痰火上扰,分别治以健脾养心、疏肝解郁或清热涤痰,并加以镇心安神。在经期注意维护患者情绪,避免情志刺激。

点赞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阅读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