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囟门下陷怎么艾灸?

囟门下陷,即“囟陷”《育婴家秘》中记载:“囟陷者,谓囟门陷下成坑也”。 如果小儿出生后6个月内,前囟微陷,不作病态论。如果因脾胃虚弱,饮食减少,形瘦皮薄,而见囟门外露者,也非囟陷。如果由于胎禀不足或

小孩囟门下陷怎么艾灸?

【概述】

囟门下陷,即“囟陷”《育婴家秘》中记载:“囟陷者,谓囟门陷下成坑也”。
如果小儿出生后6个月内,前囟微陷,不作病态论。如果因脾胃虚弱,饮食减少,形瘦皮薄,而见囟门外露者,也非囟陷。如果由于胎禀不足或久泻慢惊之后,囟门下陷显著,甚至如坑者,则为囟陷。如枕部同时下陷则谓之“枕陷”,其症尤为严重。
本症常见于西医中的小儿脑积水病。

【症状】

(l)脾肾阳虚脑髓失充:小儿囟门显著下陷,或如坑状。形体赢弱,面色萎黄,神少气短,不思饮食,四肢逆冷,或兼便溏,舌淡质白,脉沉缓而无力,指纹淡滞。
(2)气液耗损真气下陷:囟门下陷,甚则如坑,泻痢暴作,或久泻不愈,身热尿频,渴饮水浆,目眶凹陷,形体干瘦,舌红无津,脉细数沉伏,指纹紫滞。

【病因分析与鉴别】

(1)脾肾阳虚脑髓失充囟陷:此证多见于先天胎禀而引起的肾阳虚弱,或病久损伤阳气,或过用寒凉之药,导致脾肾阳虚脑髓失充,除可出现囟门低陷外,还兼见神气惨淡,气短,食少便溏,四肢不温,甚至枕部也见下陷,舌质淡白,脉沉缓而无力,指纹淡滞等阳虚之证。
(2)气液耗损真气下陷囟陷:多见于病久阴伤,或暴泻伤及气血津液的患儿,常伴有目眶凹陷,皮肤干燥灼热,舌红无津,指纹紫滞等症状。

【艾灸取穴】

灸序 穴位名 参考温度(℃) 参考时间(分钟) 备注
第1天 中脘 48 30 单穴
足三里 48 40 双穴
神阙 48 30 单穴
第2天 命门 48 30 单穴
关元 48 30 单穴
神阙 48 30 单穴
第3天 脾俞 48 30 双穴
章门 48 30 双穴
神阙 48 30 单穴
第4天 肝俞 48 30 双穴
阳陵泉 48 30 双穴
神阙 48 30 单穴
第5天 肺俞 48 30 双穴
太渊 48 30 双穴
神阙 48 30 单穴
第6天 心俞 48 30 双穴
膻中 48 30 单穴
神阙 48 30 单穴
第7天 四神聪 48 30 双穴
悬钟 48 30 双穴
神阙 48 30 单穴
注:隔两层以上衣服灸,夏天施灸,也必须隔两层以上布灸,温度46~48度即可

【艾灸体会】

本症只要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较佳,若失治或误治,可成顽难病疾,预后较差。应该避免外邪入浸,注意乳食卫生,寒温适宜,避免着凉,避免接触流行病患者。

点赞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阅读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