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病症—肝囊肿怎么艾灸?

肝囊肿是一种较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可分为寄生虫性、非寄生虫性和先天遗传性。有常以上腹肿块为首发症状,终末期出现腹水,门脉高压等肝功能不全的证候。症状的先天性肝囊肿十分常见,且常为多发,中年女性较多,

消化系统病症—肝囊肿怎么艾灸?

【概述】

肝囊肿是一种较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可分为寄生虫性、非寄生虫性和先天遗传性。有常以上腹肿块为首发症状,终末期出现腹水,门脉高压等肝功能不全的证候。症状的先天性肝囊肿十分常见,且常为多发,中年女性较多,常伴多囊肾。

【症状】

肝囊肿因生长缓慢可长期或终身无症状,常在B超检查时偶然发现。肝囊肿可以出现肝区疼痛,腹胀,有时囊肿突然增大或继发感染,可以突然腹痛加剧,或发烧。有时上腹部可触及包块,有的病人出现腹痛,呕吐,黄疸。当囊肿过大时,可出现消化不良、恶心、呕吐或右上腹不适或疼痛等症状。

【艾灸取穴】

灸序 穴位名 参考温度(℃) 参考时间(分钟) 备注
第1天 期门 45-50 50 双穴
太冲 45-48 50 双穴
背部疼痛点 47-52 50-70
神阙 48-55 50-70 单穴
第2天 肝俞 45-52 40-50 双穴
章门 42-48 50 双穴
背部疼痛点 47-52 50-70
神阙 48-55 50-70 单穴
第3天 肾俞 47-53 50-70 双穴
太溪 45-48 50 双穴
关元 48-54 50-70 单穴
神阙 48-55 50-70 单穴
第4天 肩井 45-50 40-50 双穴
悬钟 45-48 40 双穴
背部疼痛点 47-52 50-70
神阙 48-55 50-70 单穴
第5天 脾俞 48-52 60 双穴
三阴交 42-48 50 双穴
背部疼痛点 47-52 50-70
神阙 48-55 50-70 单穴
注:以上穴位循环灸。

【按语】

先天性肝囊肿目前尚无有效预防措施;后天性肝囊肿多由外伤、炎症,甚至肿瘤也可以引起,故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案例】

张某,女,43岁。
主诉:右胁胀痛,上腹部撑胀,脘闷纳呆,倦怠乏力。医院B超检查显示:肝囊肿150×199×113mm。
刻诊:上腹部饱满,肝大肋下3cm,舌淡红胖大,舌苔薄腻,脉沉弦滑。中医辨证为肝郁气滞,疏泄失司,脾虚运化升降功能失调,水湿内停,湿阻脉道,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日久湿瘀互结,经络不舒,聚结于肝内而成囊肿。
艾灸:予以隔物灸仪治疗。处方:1日,灸期门、太冲、背部疼痛点各50分钟;2日,灸肝俞、章门、背部疼痛点各50分钟;3日,灸肾俞、太溪、关元各50分钟;4日,灸肩井、悬钟、背部疼痛点各50分钟;5日,灸脾俞、三阴交、背部疼痛点各50分钟。以上穴位5日循环灸,每日加灸神阙60分钟。
灸20日后,症状明显减轻。继续坚持灸,3个月后复查B超显示:肝囊肿缩小至53.5×33.8mm。

点赞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阅读更多资讯